做“精细化”管理的先锋
来源:内部日期:2019-02-01 浏览:
成都始发航空干线四、五、六三个月的月度考核分数连续取得了100分的满分佳绩。因每个月的考核分数均超过95分,所以,成都始发航空干线在Q1获得了联想客户5000元的绩效奖励。
面对这样的成绩,作为成都始发干线的“喋血双雄”和“拼命三郎”,负责人任伟和张勤深深的吁了一口气。说实在的,这段时间着实的累,太辛苦了,但现在看来,这一路的“忙”,都是值得的。自春节之后,他们是“起五更,睡半夜”,从工厂的发货到与机场的交接,每一个作业环节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相信,把每一个环节做好了,整个作业流程就自然变得顺畅了。
把时间拉回到2016年2月。春节刚过,公司便迎来了2015年暨2016年公司计划与总结大会。在这次会上,针对过去一年的航空干线总体运营情况,公司李总发出了成都始发航空干线服务质量务必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军令状,要求在新的财年,航空运输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要再上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是航空业务“出身”,我们在航空运输方面应该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
什么叫“精细化”管理?航空运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做好航空干线运输的时间节点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要清晰,标准时间内,从几点到几点的时间提货,几点到几点的货物交接,飞机起飞和落地的时间,以及配送、交付的时间……每一个节点的时间都要在运输管理人员计划与控制范围内,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运输人员就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措施,以保证货物在预定的时间里面要完成对应的货物流转动作,只有这样,货物才能顺利的完成送达和交付。
针对航空货物的破损情况,是需要对货物进行分类,哪些货物承重能力差,怕压,哪些货物是易碎的,分类清楚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货物进行分类打包、防护,而且,根据不同的货物,采用不同的打包方案。针对航空货物的破损情况,还可以对破损频次比较高的线路进行分类,分析,找到造成货物破损的重点线路,找出机场或落地配操作造成货物破损的真正原因,并与其加强沟通,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比如管理或包装方面的改善。还有,一些客户在理解货物破损标准方面有些偏差,甚至收货时过于“刁钻”,我们的运输管理人员也需要把这类客户进行数据收集,归类,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这类客户,在货物配送方面,适当可以做一些“差别化”的服务。
航空运输,要关注天气的变化,要多关注经常出现雨季的地域,以便提前做好货物的防雨准备工作。还有就是掌握作业人力资源与货量的匹配情况,宽体机与窄体机的配载参数,危险品运输的注意事项,这些内容,都是落实航空运输“精细化”管理内容的范畴,如此云云。掌握好这些,有了这些科学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能制定科学的整体发运计划,同时,有了这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才可以在持续改进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原因和措施改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把这些做到了,工作想不做好都难!
任伟与张勤,在新的财年,就是在组织他们的航空运输团队切实落实这样的目标。控制货物的破损,他们注重从源头抓起,在货物的交接的时候,为了防止“坏”货流入到下一个环节。他们要求现场交接员王智强,对于每一件货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外观检查,现场检查货物外观,可得眼疾手快,因为现场的货物交接一直是处在一种动态,他既要检查货物外观,又要快速的与CDC进行货物的数量交接,要做精准可不容易,但王智强做到了。每次问到他是否忙得过来的时候,他总是谦逊的笑着说,“习惯了就好,习惯了就好”。从他的话中,除了看到他对工作的乐观精神,还看到他对工作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为了做好货物的二次包装,任伟和张勤也没少花精力,他们组织质控及优化专员周涛多次试验货物防损、防雨包装的可行性,在兼顾到包装成本的同时,他们每次总是尽力去做出最好的包装方案。为了营造与机场人员良好的界面关系,在日常业务沟通的时候,他们也是尽量的放下“面子”,放低自己,为的就是和机场人员拉近关系,以保障货物在机场流转的顺畅。
往常看来一些比较难“缠”的钉子客户,现在与他们的电话沟通也增多了,“理上网来”,偶尔一个嘘寒问暖,或一个小礼物,也加深了与客户间的感情和互信,关系拉近了,感情加深了,以前在交货中遇到的“烦恼”事情也少了许多,以前在交货中碰到类似“刁难”的事情,现在也都不算事情了。
为了更多的了解航空运输及其安保知识,任伟和张勤还经常积极参与一些航空公司的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完毕后,他们把学来的航空运输知识和我们日常的业务结合起来,并运用到航空运输的每一个环节。“站得高了,就看得远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强了”,由于平时把控得好,至今,成都航空干线运输未发生一起违反航空运输安全管理规定的事件。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我司不断走向壮大的必由之路。而我们成都航空干线的同仁们,正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一直迈向路的最前方。